查看原文
其他

看演出首先看票价:今天的你,愿意花多少钱走进剧院?

屈欣悦 文化产业评论 2021-07-16


第2470期文化产业评论


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,走进剧场看剧除了是一种娱乐消费行为,同时也被默认是一项接受文化艺术熏陶的活动。在当下的市场中,消费习惯尚未完全形成之前,对于大部分观众而言,看剧其实是一个“性价比”的考量问题:即这部剧值不值得我掏这么多钱进入剧场。你,愿意吗?



作者 | 屈欣悦

来源 | 文化产业评论

 

正文共计3260字 | 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

 

对于戏剧演出行业,一向都面临着“酒香也怕巷子深”的尴尬——一部剧的受众定位不可能仅仅是那些关注它熟知它的人。

 

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,走进剧场看剧除了是一种娱乐消费行为,同时也被默认是一项接受文化艺术熏陶的活动。



那么,在当下的市场中,消费习惯尚未完全形成之前,对于大部分观众而言,看剧其实是一个“性价比”的考量问题:这部剧值不值得我掏这么多钱进入剧场进行娱乐消费、文化提升。剧目质量固然重要,但是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,花多少钱进入剧场,是他们关注的首要问题。


 观众群体的心理

对于一部分观众而言,对于剧场卖票的演出一直抱着一种心态:蹭到就是赚到——无论这场演出的定位究竟是高雅艺术还是通俗艺术,无论自己对这场演出是否了解。

 

因此,在一些以注重艺术普及为主要目的演出中,往往会抓住观众的这一心态,对票价进行调整。


△2018年全国第三届歌剧节中,剧目均为来自全国各大剧院的顶尖制作。而南京地区开票最低票价仅为20元。

事实证明,这样的低价票吸引了一大批“蹭到即赚到”的观众——即便歌剧这样一种艺术形式其实并不贴近观众的日常生活。

 

如果我们把观众看剧的需求分为四个等级:负需求(对剧目不仅没有需求,甚至还厌恶)、无需求(对看剧这一行为毫无兴趣,既不会主动消费也不愿意被动消费)、潜在需求(有可能进行消费)和充分需求(一定会消费)的话,可以发现,在戏剧演出市场中,拥有潜在需求的人群往往是数量占比最高的群体:因为剧目信息未有效传达,或是对剧目了解不多,但有可能产生兴趣进行消费的观众。

 

具有充分需求的观众,往往关注的是演出本身。这部分观众切实对演出内容具有一定了解,对演出的表达方式熟悉并且喜爱。那么这部分观众无论票价场地,都一定会进行消费。而具有负需求和无需求的观众,根本不会关注相关消费信息。



换句话说,具有潜在需求的观众是往往是市场尽力争取、也是决定市场好坏的关键。

 

而这一部分观众的关注重点,就不在与剧目本身了。对于这部分的观众而言,看演出本身是一种体验,除了演出内容,剧场的地理位置,场地条件,交通便利程度等等都是他们考量的部分,以及,最重要的是,花这些钱值不值得

 

△托尼奖百老汇音乐剧《一个美国人在巴黎》上海站巡演在上海保利剧院进行。因为上海保利剧场地段偏远,性价比的考量成为了阻挡观众的重要原因。

 

从目前的市场发展现状来看,各种硬件条件的不完善:剧场设备问题,交通问题……在观演过程中,有损消费体验的客观因素实在太多。因此,观众对于消费体验和艺术内容的平衡,变得非常简单粗暴——作品本身好坏暂且搁置不谈,票价才是首先考虑的部分。

 

演出票价的市场“沉浮”

 

在剧院进行的演出因为前期的成本,所以一般都会提前售票确保资金的回笼。而为了吸引观众进行购票,提前售票的“早鸟票”都会给出一定的折扣优惠。一般来说,购票时间离演出时间越近,往往越贵。



而当前的演出开票,逐渐有开票越来越早的趋势。有的剧目提前开票时间甚至达到了半年以上。这也无形中给了市场上“黄牛”的可乘之机:演出开票时,观众很难确定自己大半年之后某天晚上的日程。因此,大部分观众都会选择临近演出,时间安排敲定之后再进行购买。而众多黄牛就可以在剧目开票时最为优惠的“早鸟票”购进,再在开演之前高价售出——尤其是一些高质量的热门演出,“黄牛价”甚至达到了票面价钱的2~3倍。

 

同时,信息渠道的不对等,也造成了实际票价的“水涨船高”。

 

很多观众都有体会,票务网站上总有一些剧目“悄然无声”地开票了:没有收到官网的提前推送,没有收到开票短信,甚至身边公交车、地铁站上关于演出季的宣传,都是上个季度甚至是去年的。

 

宣传的不到位,导致很多观众不了解身边的演出信息。只能在演出开始前几天购买高价位票甚至是加价“黄牛票”。

 

而票务出售率没有权威的第三方进行统计,演出门票的具体销量很容易变成主办方一面之词下的“王婆卖瓜”。

 

许多热门演出经常会出现“几秒售罄”的现象,甚至——“几秒售罄”这些词汇已经变为主办方进行宣传的有力武器。但从观众视角来说,没有办法确定这些数据的真实性,但总有“混淆视听”之嫌。不少观众会因为“高涨的人气”进行购买消费。因此,平均票价也随之“水涨船高”。


△不对等的票务信息成为了主办方的宣传工具

 

甚至,不少主办方“监守自盗”,与“黄牛”们进行一些“利益共赢”行为:在演出开票时,将大量低价票出售给“黄牛”,营造出一种演出十分火爆现象。而因为大量低价票已经“售空”,观众看演出只能选择高价位座位。即便演出真实销量平平,部分损失也已经被“黄牛”们承担;如果演出确实火爆,大量低价票则会被高价卖出。

 

同时,剧场演出本身这一市场盈利目的,导致了运行过程中一些“暗箱操作”。

 

很多剧院的最低价位票,都必须至剧院售票厅进行线下购买。而一些剧院则会在开票后对低价票采取锁座行为,“逼迫”购买观众不得不选择更高价位。


△微博上网友对于“锁座”行为的反馈与吐槽


根据2018年9月大麦网发布的中国演出市场行业报告显示,目前演出的平均票价为300元,约相当于中国普通城市工薪阶层月收入的1/10。相比之下,百老汇和伦敦现场歌舞演出普遍售价为几十美元或几十欧,而且很少出现最低价和最高价的巨大“两极分化”。

 

而当这样的现象越来越多后,只会导致平均票价的越发高涨。而剧目质量、剧场设施配套服务等等方面并未成熟的环境下,只会让越来越多的“忠实观众”逐渐变为“无需求”观众——消费门槛越来越高,而消费体验配不上这个价位。

 

换言之,低性价比的事情谁都不会愿意做的。

 

“维稳”之路漫漫——北海虽赊,扶摇可至


因此,维持票价的相对公平与稳定,不管是剧院方、还是票务系统,抑或是观众,都应该去做的事情。

 

2019年4月5日,德云社南京分社制定了新的购票规定。根据新规,从2019年的4月9日至4月14日期间的演出门票,将取消在票务网站上的销售,全部改为在南京德云社现场售票。每人限购一张,当日演出只卖当日门票。



一些剧院逐渐开始进行更为详细的数据统计,将临近开演还尚未售出的票,以低价公益票的形式进行官网公示出售:相比较而言,这样的“捡漏”形式更为公平,也是观众更乐于见到的。



目前全国最大的票务平台大麦网,已经开始在售票时对购买观众的信息进行核查,防止“黄牛”们囤票出售的行为。并且,售票app上,也仅支持两次以内的“转票”功能。票务二维码一分钟一更新,同时,取票机器和入场识别器,都不支持“截图”的二维码识别。



观众群体中,更是开始自发地、有组织地抵制“黄牛”行为。微博上一些知名的戏剧博主自发为观众统计转票、换票的相关信息。并且制定了严格的转票规定:在转票时严禁加价,禁止将运费算在下一购买者身上……


当具体可靠的数据统计标准尚未形成之前,这样多方的努力是必要且必须的。因为一个行业是否健康,发展是否繁荣,不是依靠“一面之词”的数据与信息来造就——更何况,谁也无法判断,这些数据究竟有多少水分。更糟糕的是,这掺了水的数据可能还会继续向票价里注水。


结语

一个行业真正成熟的表现,应当是,一个商品的定价完全由本身的质量和供需关系所决定:放在戏剧演出市场就意味着,演出票价完全由剧目质量与观众市场需求所决定——那个时候,所有的人都可以放心地购买高价票,观众会心知肚明:因为值得。

 

因此,一个理想的状态就是,一个剧目在剧场里的定价能够完全代表这个剧目本身的质量,代表这个剧场能为此带来的消费体验。这就是为什么票价高低,或者票价是否虚高对于行业的发展有着如此重要的意义。

 

而在这个状态并未形成之前,有太多的因素让花了钱的观众觉得不值,或者“性价比低”,那么这个时候,为求稳妥,观众只能在选择剧目时第一眼看票价——这是来自于观众,最无可奈何的自保选择。



//主题阅读//


//推荐阅读//


点击“阅读全文”,加入文化产业评论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